石英砂過濾器是水處理領域中基礎且核心的預處理設備,主要通過石英砂濾料的物理截留、吸附、沉淀作用,去除水中的懸浮物(SS)、膠體顆粒、泥沙、鐵銹等雜質,降低水的濁度,為后續深度處理(如反滲透、超濾)或直接回用提供合格水質。以下從核心知識點展開分析,涵蓋定義、原理、組件、參數、應用等維度:
一、核心定義與本質
石英砂過濾器(Quartz Sand Filter),又稱砂濾罐,是一種以石英砂為核心濾料的壓力式過濾設備。其本質是利用濾料顆粒間的孔隙,對水流中的固體雜質進行 “篩分”,同時通過濾料表面的微弱吸附作用(如范德華力)截留膠體等微小顆粒,最終實現固液分離。
它的核心優勢是濾料易得、成本低、運行穩定、操作簡單,是市政供水、工業水處理、泳池凈化等場景中不可或缺的預處理單元。
二、工作原理:“過濾 - 反洗” 循環
石英砂過濾器的運行分為兩個核心階段:正常過濾階段和反洗再生階段,兩者交替進行以維持長期過濾效果。
1. 正常過濾階段(核心過程)
- 進水布水:待處理水(原水)在壓力作用下,通過頂部的布水器均勻分布在濾料層表面,避免局部水流過快沖散濾料。
-
分層截留:水流自上而下滲透濾料層(石英砂顆粒由上至下通常呈 “粗→細” 漸變分布,孔隙由大→小):
- 上層粗濾料:截留大顆粒雜質(如泥沙、鐵銹),防止下層細濾料堵塞;
- 中層濾料:截留中等粒徑的懸浮物;
- 下層細濾料:截留膠體、微小顆粒,進一步降低濁度。
- 出水集水:過濾后的清水通過底部的集水器(如多孔板、濾帽)匯集,從出水口排出,進入后續工藝。
2. 反洗再生階段(關鍵維護)
隨著過濾進行,濾料孔隙會逐漸被雜質堵塞,表現為 “進出口壓差升高”(通常壓差達到 0.05-0.1MPa 時需反洗),此時需通過反洗恢復濾料活性:
- 停止進水:關閉原水進水閥,打開排水閥排出濾罐內部分存水;
- 反洗進水:開啟反洗水泵,使清水自下而上沖刷濾料層(水流速度需足夠大,以 “松動濾料但不沖跑濾料” 為原則);
- 雜質排出:反洗水流將濾料表面吸附的雜質剝離,并攜帶雜質從頂部的反洗排水口排出;
- 正洗復位:反洗結束后,關閉反洗閥,恢復正常進水方向(自上而下),沖洗濾料層至出水清澈,即可重新進入過濾階段。
注:部分高精度場景會采用 “氣水聯合反洗”(先通壓縮空氣擾動濾料,再通水沖洗),反洗效果更優,可減少反洗用水量。
三、核心組件與選型要點
石英砂過濾器的性能依賴于各組件的匹配,核心組件及選型關鍵如下:
組件名稱 | 核心作用 | 常見材質 / 規格 | 選型要點 |
---|---|---|---|
濾罐 | 承載濾料和水流的容器 | 不銹鋼(304/316L)、玻璃鋼(FRP)、碳鋼襯膠 |
- 腐蝕性水質(如海水、化工廢水)選 316L 或 FRP; - 常壓 / 低壓場景選 FRP(重量輕、成本低); - 高壓場景(>0.6MPa)選不銹鋼或碳鋼襯膠。 |
石英砂濾料 | 核心過濾介質 | 天然石英砂(SiO?含量≥98%) |
- 粒徑:通常 0.5-1.2mm(上層粗)、0.3-0.5mm(下層細); - 不均勻系數(K80):≤1.8(數值越小,濾料越均勻,過濾效果越好); - 硬度:莫氏硬度 7(耐磨,不易破碎)。 |
布水 / 集水器 | 均勻分配 / 收集水流 |
布水器:多孔管、花籃式; 集水器:濾帽、多孔板 |
- 需保證 “布水均勻”,避免局部濾料過載; - 集水器需 “防漏砂”,濾帽縫隙需小于最小濾料粒徑。 |
反洗系統 | 恢復濾料活性 | 反洗水泵、氣動 / 電動閥門、流量計 |
- 反洗強度:水洗通常 10-15L/(m²?s),氣水反洗氣強度 15-25L/(m²?s); - 反洗時間:5-10 分鐘(以反洗排水清澈為準)。 |
控制系統 | 自動化運行與監控 | 手動閥門、PLC 控制柜(自動) |
- 簡易場景選手動(人工監控壓差); - 連續運行場景選自動(PLC 根據壓差 / 時間自動觸發反洗)。 |
四、關鍵技術參數(選型核心依據)
技術參數直接決定過濾器的處理能力和適配性,選型時需重點關注以下指標:
參數名稱 | 定義 | 常規范圍 | 影響說明 |
---|---|---|---|
處理量 | 單位時間內可處理的水量 | 0.5-500 m³/h(按需定制) | 需匹配前端原水流量,避免過載導致過濾效果下降。 |
過濾速度 | 水流通過濾料層的速度 | 5-12 m/h |
- 速度過快:雜質易穿透濾料,出水濁度超標; - 速度過慢:處理效率低,設備體積過大。 |
工作壓力 | 過濾器運行時的額定壓力 | 0.2-0.6 MPa | 需與系統管網壓力匹配,避免超壓泄漏或壓力不足導致流量不夠。 |
濾料層高度 | 石英砂濾料的填充高度 | 600-1200 mm |
高度過低:截留雜質容量小,反洗頻繁; 高度過高:水頭損失大(能耗增加)。 |
進出口濁度 | 進水 / 出水的濁度指標(NTU) | 進水≤50 NTU;出水≤5 NTU | 出水濁度需滿足后續工藝要求(如反滲透預處理需≤1 NTU)。 |
反洗耗水量 | 反洗一次消耗的水量占總處理量的比例 | 3%-5% | 是運行成本的一部分,氣水反洗可降低耗水量。 |
五、典型應用場景
石英砂過濾器因適配性強,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的預處理或直接過濾:
- 市政供水:自來水廠的 “沉淀后過濾”,去除沉淀池未沉降的膠體和懸浮物,降低出廠水濁度;
-
工業水處理:
- 反滲透(RO)/ 超濾(UF)預處理:去除大顆粒雜質,防止膜組件堵塞、劃傷;
- 循環冷卻水旁濾:去除循環水中的泥沙、微生物黏泥,減少管道和換熱器結垢;
- 泳池 / 景觀水:去除泳池水中的毛發、皮膚碎屑、藻類,保證水質清澈;
- 污水處理:市政 / 工業污水二級處理(生化池)后的深度過濾,降低出水 SS,滿足回用或排放標準;
- 食品飲料 / 制藥:工藝用水預處理,去除水中雜質,避免影響產品質量(如飲料澄清度、藥品純度)。
六、優缺點分析
優點:
- 成本低:石英砂濾料價格低廉、易采購,設備制造成本低于膜過濾設備;
- 操作簡單:手動 / 自動均可,日常維護僅需定期反洗和更換濾料;
- 適應性強:可處理不同濁度的原水(5-50 NTU),且對水溫、pH 值(6-9)適應性廣;
- 處理穩定:出水濁度可穩定控制在 5 NTU 以下,滿足多數預處理需求。
缺點:
- 僅去懸浮物:無法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(如離子、有機物、重金屬),需配合活性炭、反滲透等設備;
- 反洗耗水:每次反洗需消耗 3%-5% 的處理水量,長期運行有一定水耗;
- 濾料需更換:濾料使用 1-3 年后會磨損、板結,需定期更換(更換周期取決于進水水質);
- 占地較大:相比膜過濾器,同等處理量下石英砂過濾器體積更大,需預留更多安裝空間。
七、總結
石英砂過濾器是水處理系統中的 “基礎防線”,其核心價值在于以低成本、高穩定性去除懸浮物,保護后續高精度設備或直接改善水質。選型時需結合進水水質(濁度、SS)、處理量、出水要求及運行成本,合理匹配濾罐材質、濾料規格和反洗方式;日常運行中需重點監控進出口壓差,及時反洗,以維持長期過濾效果。
若需進一步優化處理效果(如同時去除有機物),可將石英砂過濾器與活性炭過濾器、保安過濾器等組合使用,形成更完善的預處理系統。